服务器托管服务商常说的T3+标准数据中心,是什么意思?来了解下IDC数据中心机房T1,T2,T3,T4四个等级标准。
数据中心机房的机房设施、网络通信、存储设备、机房电源电力、冷却系统、备份资源等设施,等级越高的数据中心各项性能越高,数据中心分为4个等级,分别是Tier1,Tier2,Tier3和Tier4。数据中心级别以次为T4>T3>T2>T1,以下为数据中心机房的4个等级图。
1.划分标准:
根据美国国家标准学会(ANSI)于2005批准颁布的TIA-942(ANSI/TIA/EIA-942-2008_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Standard for Data Centers—『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』),针对数据中心(大型的设备和管理都比较完善的机房可以称为数据中心)基础设施的可用性定义了四种不同等级,作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分级认证的标准。四种不同等级认证分别被命名为Tier 1、Tier 2、Tier 3、Tier 4等级,分别对应数据中心的可用性指标及年平均故障时间:
第1级:可用性99.671%、年平均故障时间28.8小时。(通过基本认证)
第2级:可用性99.741%、年平均故障时间22小时。(通过银级认证)
第3级:可用性99.982%、年平均故障时间1.6小时。(通过金级认证)
第4级:可用性99.995%、年平均故障时间0.4小时。(通过白金级认证)
2.四等级介绍
第一级(Tier I)-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机房:没有冗余设施(可提供99.67%的可用性,每年停机时间最多为28.8小时)
数据中心提供机房基础设施,以支持办公环境以外的信息技术。T1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包括一个专门用于IT系统的空间;不间断电源(UPS),用于过滤电源尖峰,电压骤降和瞬间停电;专用冷却设备,在正常办公时间结束时不会关闭;和发动机发电机,以保护IT功能免受长时间停电。
第二级(TierII)-冗余容量设施数据中心机房:带有冗余设施,(可提供99.75%的可用性,每年停机时间最多为22小时)
T2数据中心机房设施包括所有T1级所有功能,并添加冗余关键电源和冷却组件,以提供选择的维护机会和增加的安全边际,防止IT流程中断导致的机房基础设施设备故障。冗余组件包括电源和冷却设备,如UPS模块,冷却设备,以及发动机发电机。
第三级(Tier III)-可同时维护数据中心机房:多路可用,只有一个路径处于运行状态,具有冗余设施,并且可同时维护(可提供99.98%的可用性,每年停机时间最多为1.6小时)
Tier3机房定义:可并行维护级机房基础设施,T3数据中心包括所有T1级和T2级功能,并且不需要关闭设备更换和维护。电源和冷却的冗余传输路径添加到T2数据中心的冗余关键组件,以便可以关闭和维护支持IT处理环境所需的每个组件,而不会影响IT操作。Tier3机房具有冗余部件和备援容量组件。具有多个独立的备援电力配送和制冷分配路径来供应计算机设备。任何时候只需要一个分配路径来供应计算机设备。所有的IT设备是双电源的。数据中心的容错电力遵循规范(版本2.0)所定义,且正确安装并符合与该机房基础设施的拓扑架构兼容。
第四级(Tier IV)-容错型数据中心机房:具有冗余设备,并且具有容错能力,(可提供99.99%的可用性,每年停机时间最多为0.8小时)
T4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构建在T3级别之上,为机房基础架构拓扑添加了容错概念。容错要求所有电源和冷却组件都是2N完全冗余。如果任何单个电源或冷却基础架构组件发生故障,处理将继续而不会中断。只有来自两个不同电气或冷却路径的组件发生故障,才能影响IT处理。
3.四等级差别
Tier 4最高,Tier 1和Tier 2,Tier 3和Tier 4都比较接近。目前国内所提供的数据中心服务以IDC为主,从级别上多为T2级水平,与T3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配电和制冷能力水平上。T2级为单回路设计,具有单点中断的可能。与之相比,T3级允许在一条通路承担负载工作,同时另外一条通路进行维护和测试。投资T3级数据中心费用巨大,动辄需要上亿。
4.数据中心机房选择
对于能够接受服务器偶尔网络停机的企业,T1和T2数据中心通常就足够了。对于那些需要7*24正常运行时间的企业,比如:航空公司,电子商务公司、金融公司,在线游戏公司等对网络在线要求较高的通常要选择T3或则T4数据中心。
相关阅读:
哈尔滨四大数据中心机房介绍